道路智慧停车的实现,主要通过在道路泊位安装智能前端,对车辆进入和离开泊位的时间进行自动采集,无需人工参与。

我国最早应用在道路停车场景的智能前端是地磁,出现在2012年。

2015年传统咪表加装了感应器成为智能咪表,平板式车位锁也开始用于道路停车。

2017年,高位视频、中位视频桩开始应用,平板锁升级成智能翻板,每车位可以独立控制和缴费。

2018年,视频巡检车出现,地磁升级为NB双模地磁。

2019年低位路牙机应用,2020年地磁升级为三模,2024年无人视频巡检车、双目路牙机应用。

因为市场需求旺盛,道路智能前端的技术升级也在加速推进,到今天为止,市场上在用的智能前端已经发展到7种,稳定性和准确性也在不断提升。

过去十年,全国智能化道路泊位总量从2015年的17万个迅速扩张到2024年的416万个,年均增长率超过40%,呈爆发式增长态势。

到2024年,超过七成的地级以上城市,超过四成的县(市),都已建有道路智能化泊位。

从GDP前十大城市的智能前端应用情况看,地磁、高位视频、巡检车是应用最多的三类前端,其中深圳、武汉采用了地磁前端,上海、北京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结合使用了三类中的其中两类。前端种类最多的是重庆和苏州,分别有四种前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