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停车不再只是技术升级,更成为国家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。
2025年7月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停车位和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,将智慧停车纳入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领域。这一政策导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顶层动力,也为解决“停车难”这一民生痛点提供了明确路径。
01 城市停车的传统困境
停车问题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和民生痛点,影响市民出行体验,也成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必须跨越的障碍。
传统停车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瓶颈:人工管理效率低下,导致车辆进出拥堵频发;车位资源信息不透明、数据不对称,车主绕行寻找车位既耗时又增加交通压力;收费环节存在漏洞,容易产生纠纷和资金流失;更关键的是,缺乏停车大数据支撑,城市级停车规划与决策缺乏科学依据。
02 智慧停车双引擎:技术精准破局
- NB地磁:停车位的“神经末梢”
NB地磁作为路内停车智能化管理的核心感知设备,其技术优势显著。设备采用超低功耗设计,依靠单节电池即可持续工作3至5年,从根本上解决了频繁更换电池的运维难题,大幅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部署与维护成本。
图:目博双模地磁应用现场实拍
实际应用方面,采用免布线设计,可直接部署于各停车位,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采集车位 “有车/无车”状态数据,并依托 NB-IoT 网络上传至停车管理平台,为车位调度、资源分配及管理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。
在性能上,其车位状态检测准确率高达99.99%,为停车计费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极高可靠性的数据基础。同时,其强大的NB-IoT通信能力支持海量设备的并发接入与稳定传输,易于实现大规模、集群化的快速部署,已成为构建城市级智慧停车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。
- 视频巡检车:道路停车管理的“移动天眼”
AI移动视频巡检车通过车载摄像头自动识别车牌、记录停车信息,替代人工巡检,其应用流程为:由巡检员沿规划好的既定路线骑行巡查,视觉识别系统实时自动捕捉车辆数据并提取车牌信息,与后台管理系统比对后,自动生成停车订单,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度。
图:目博巡检车应用现场实拍
单台巡检车覆盖泊位数量可达300+,可大幅降低初始硬件投入成本;与 NB 地磁系统形成协同互补,前者负责车位状态实时监测,后者承担车牌身份核验与违停取证,共同构建完整的停车管理业务闭环。
03三重价值:便民、增效与治理现代化
“NB地磁+视频巡检车”组合带来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:
对市民而言,可通过APP/小程序实时查询空位信息,享受一键导航、无感支付等便捷服务,大幅节省寻找车位的时间成本。
对管理方而言,实现了人工成本大幅降低和管理效率提升,同时杜绝收费漏洞,增加经营收益。精准的停车大数据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支持。
对城市治理而言,这一方案有效提升了静态交通管理水平,是落实“人民城市”理念的具体体现,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。
04实践案例:技术赋能城市治理
目前,上述技术方案已在多个城市成功落地应用。项目数据显示,视频巡检车的引入,大幅提高了前端人员的工作效率——项目包含1200余个路内泊位,分布在21个路段,现场仅配置12人,人均管理泊位达100余个,相较于“NB地磁+手持PDA”模式下人均管理40余个泊位,减员60%,运营单位的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。